• <nav id="segku"><strong id="segku"></strong></nav>
  • <menu id="segku"></menu> <nav id="segku"><strong id="segku"></strong></nav>
    <menu id="segku"><tt id="segku"></tt></menu>
    <menu id="segku"><strong id="segku"></strong></menu>
  • <menu id="segku"><strong id="segku"></strong></menu>
    熱線電話:0395-3191791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職場資訊 > 勞動法規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2019年度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通知

    來源: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時間:2020-09-02 作者: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瀏覽量:

    2019年度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

    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全力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勞動就業

    年末全省就業人員656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   2145萬人。全省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34.7%;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29.2%;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36.0%。

    2019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38.3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36.0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12.8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9.4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7%。全年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選派1100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服務。 

    全年全省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7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達3040.89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826.01萬人、占60%,省外輸出1214.88萬人、占40%。新增農民工返鄉創業25.67萬人,帶動就業124.06萬人。農民工返鄉創業總量達149.79萬人,累計帶動就業902.17萬人。年末累計幫扶184.09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

    2019年,全省新增2家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16家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7.15億元,扶持8.16萬人自主創業,帶動和吸納就業25.88萬人,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99.32億元。

    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537,從業人員8.45萬人。全年共為39.59萬家次用人單位提供人力資源服務,幫助256.31萬人次勞動者實現就業和流動。中國中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全年入駐企業33家,總營收70.6億元,服務515.2萬人。

    二、社會保險

    全年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2194.54億元,比上年增加50.6億元,增長2.4%;基金總支出2077.45億元,比上年增加132.05億元,增長6.8%;年末基金累計結存2072.91億元。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全年共減征社會保險費181.85億元。

    (一) 養老保險

    年末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7333.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4.04萬人。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27.07億元,比上年增長2.3%;基金支出20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5.5%;年末基金累計結存1848.09億元。

    1.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年末全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133.84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7.3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628.23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505.61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08.09 萬人和19.21萬人。2019年同步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加140元。全年共為22.33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兌現養老保險待遇。

    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840.2億元,比上年增長1.7%;基金支出1799.74億元,比上年增長5.5%;年末基金累計結存1282.44億元。

    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年末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199.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6.74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407.91 萬人。2019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年人均增加60元。全年共為178.41萬貧困人員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1.75億元。

    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86.87億元,比上年增長6.4%;基金支出203.63億元,比上年增長4.8%;年末基金累計結存565.65億元。啟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105.6億元投入運營。

    (二)失業保險

    年末全省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837.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36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6.8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7萬人。失業保險金月人均水平達1464.09元,比上年增長8%。全年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助力扶貧支出2.35億元,惠及2.68萬貧困人員;發放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補貼35.37億元,惠及企業1.17萬戶、職工164.07萬人;支付技能提升補貼0.52億元,惠及職工2.85萬人。

    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42.18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基金支出48.44億元,比上年增長133.7%;年末基金累計結存156.9億元。

    (三)工傷保險

    年末全省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966.2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9.98萬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人數為4.56萬人,比上年減少1.02萬人。截至2019年末,全省新開工工程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參保率達100%。全年認定(視同)工傷28293人,比上年減少462人;評定傷殘等級人數為13018人,比上年增加237人。調整工傷保險傷殘津貼和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月人均分別增加138元、85元。

    全年工傷保險基金收入25.28億元,比上年下降12.7%;基金支出25.65億元,比上年增長3.1%;年末基金累計結存67.92億元(含儲備金13.59億元)。

    三、人才人事

    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有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00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2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711人,省杰出專業技術人才5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50人,中原基礎研究領軍人才21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030人,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438人,省特聘研究員23人。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繼續教育持續推進。全年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10.97萬人次。其中,培訓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11.1萬人次;舉辦7期國家級研修班和15期省級研修班,培訓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1373人次;選派223人赴外省研修學習。新設立2家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177.68萬人次。

    2019年,全省共有41.07萬人報名參加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20.91萬人考取資格證書。全年通過高級職稱評審3.85萬人、中級職稱評審8萬余人。

    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設立博士后流動站81個、工作站213個(其中工作站分站63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76個,組建博士后科研創新團隊50個,選拔中原青年博士后創新人才21人,累計招收博士后4899人。其中,2019年選拔中原青年博士后創新人才11人,招收博士后789人。年末建成各級各類留學人員創業園13家。2019年新增留學回國人員3813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占58%。

    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153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院士和頂尖人才來豫建言獻策、開展項目合作,5.09萬名各類人才達成崗位意向,515個人才項目成功簽約。開辟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現場辦理高層次人才入職3970人。舉辦6場省外人才招聘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年末全省共有技工院校95所,在校學生28.77萬人。全年技工院校共招生11.6萬人,其中免費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1951人,畢業8.44萬人,面向社會開展培訓30.4萬人次。年末全省共有訓練中心148所,民辦培訓機構1301所。全年組織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40.76萬人次,其中,創業培訓40.14萬人次,失業人員就業技能培訓26.14萬人,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73.47萬人,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101.63萬人,勞動預備制培訓2.9萬人。開展補貼性培訓208.45萬人次,占全國培訓總量的13%。

    年末全省共有職業技能鑒定機構433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人員7955人。全年共有53.32萬人參加職業技能鑒定,46.9萬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其中15.47萬人取得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全面推行,2019年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45629人,其中省直事業單位招聘3448人。完成2019年度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二級崗位申報評審工作,新評審產生二級崗位人員242名。

    制定河南省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實施細則,嚴格履行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審批備案,集中清理全省涉及城市評選評比各類創建活動。全年共推薦國家各部委表彰獎勵項目27項,開展全省表彰獎勵17項,順利完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11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等表彰獎勵任務。

    四、工資分配

    2019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268元,比上年增加4094元,增長6.5%。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3194元,比上年增加2985元,增長7.4%。

    繼續開展全省企業薪酬調查,持續做好制造業企業人工成本數據監測,指導完成國有企業負責人2018年年薪兌現工作,研究制定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管理和建立長效激勵機制的指導意見。

    穩步提高全省教師工資待遇,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規范事業單位崗位津貼和職工福利管理工作,制定異地交流任職干部探親福利待遇。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政策,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

    五、勞動關系

    2019年全省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8%。截至2019年末,全省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查的當期有效集體合同7.3萬份,覆蓋職工731.98萬人。經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批且在有效期內實行特殊工時制度的企業644戶,涉及職工30.92萬人。

    2019年,全省各級勞動人事仲裁機構和調解組織共受理案件4.35萬件,涉及勞動者5.62萬人,涉案金額12.66億元。全年辦結爭議案件4.04萬件,案件調解成功率為64.3%,仲裁結案率為97.4%。

    2019年,全省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立案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5274件,主動檢查用人單位5.38萬戶,涉及勞動者149.13人,督促用人單位與9.81萬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為7.01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5.94億元,督促57戶用人單位辦理社保登記,督促115戶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2794.29萬元。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全年共立案辦結工資類案件4268件,為4.36萬名農民工追討工資報酬4.09億元。推進勞動保障信用體系建設,向社會公布57起重大欠薪違法行為,45家企業列入欠薪“黑名單”。

    六、行風和基礎建設

    “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化。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原有的74項行政職權事項簡化為25項,平均辦理時限由36個工作日減至15個工作日,取消各類證明材料125項。省內社保關系轉移接續辦理時間從45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以內。社會保障卡制卡周期從60天壓縮到30天以內,全省787個制卡窗口實現“立等可取”。全面落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任務,將中小學一級教師職稱評審權全部下放到縣級,向部分省轄市下放衛生系列副高級職稱評審權。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推動166項政務服務事項在全省人社系統內“一網通辦”,推行零跑腿、馬上辦、一次辦、掌上辦、全省通辦、跨省通辦,解決了一批群眾辦事的難點堵點。

    分享到:

    相關推薦
    暫無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手機瀏覽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漯河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 豫ICP備20023203號-1

    地址:漯河市郾城區黃河路458號 EMAIL:lh3130053@163.com

    用微信掃一掃